地址: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福山
电话:0574-63617956
手机:13706746573
传真:63600903
邮箱:zhongcigongsi@126.com
网址:www.zhongci-cx.com
病害管理 (1)烧根 幼苗发生烧根的现象时根尖发黄、须根少而短,不发或很少发出须根,但幼苗拔出后根系并不腐烂。茎叶生长缓慢、矮小脆硬,容易形成小老苗。叶色暗绿,无光泽,顶叶皱缩。在穴盘育苗的条件下,产生烧根的主要原因是营养液浓度过高,或者配制的营养液浓度并不高,但在喷浇过程中盐分在基质中逐渐积累而产生危害。配制营养液时铵态氮的比例超过营养液总氮量的30%也易引起烧根的现象。 防止烧根的措施是按照要求配制营养液,不可随意改动营养液的组成和浓度,也不能随意更换配制营养液所用的化肥种类,更不可用铵态氮肥料代替硝态氮或者尿素;如果想改进营养液的配方,必须经过试验,确有把握后再使用。通常情况下,育苗的浇水与施肥是2-3次营养液和1次清水轮回。在夏季高温季节,水分蒸发量大,可适当降低营养液的总浓度或者是浇1-2次营养液后浇1次清水,防止盐分的快速积累,症状的解除并产生新根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2)沤根 沤根的幼苗表现出地下根呈锈色,不发新根,易腐烂;地上部叶片边缘变黄,易焦枯;幼苗萎蔫易拔起。产生沤根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低温、高湿,施用未腐熟肥料,光照不足等。 防止沤根的主要措施是浇水适量,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土壤温度、及时通风透光。发生轻微沤根后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待新根长出后再正常管理。 (3)有害气体 育苗温室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氨气和亚硝酸气。受害的叶片,初期是在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水浸状斑纹,2-3天后受害部位干枯。氨气受害部位褐变,亚硝酸气体受害部位变成白色。发病原因是大量施用铵态氮化肥,在温室通风不良或者完全密闭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氨浓度达到5毫升/升时,就会对幼苗产生毒害。基质中施用的有机肥过多,如果基质呈强酸性,则有利于亚硝酸气体的产生,当空气中的亚硝酸气体含量达到2毫升/升时就会产生毒害。 防止气体危害,注意在配制基质时,肥料的种类和腐熟程度,在加入化肥时,不要过量,不可偏施氮肥。注意通风换气,可用较精密的pH试纸,蘸取棚膜上的水滴试验,如果pH>8.2时,可以认为即将发生氨气危害;但pH<6时,有可能出现亚硝酸气体危害。 (4)营养障碍 幼苗营养障碍主要表现有蔬菜幼苗缺素症等生长发育不正常的症状,多数情况是由于基质中添加或追施的肥料过多或是过少、营养物质的比例不平衡以及环境条件不适宜引起的养分吸收受阻所造成。 (1)猝倒病 猝倒病主要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主要为害茎基部。从种子发芽至幼苗出土前的症状是烂种;初出土的幼苗受病菌侵染,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斑,绕茎扩展,病部缢缩,最后倒伏;由于病害发生很快,以致幼苗倒伏后还是绿色,故称猝倒病。苗床湿度大时,病床常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 立枯病病原物为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为害茎基部或地下根部,病部初生椭圆形暗褐色斑,后茎基变褐,病部缢缩,茎叶萎垂枯死,病斑逐渐凹陷,绕茎一周,最后干枯,植株萎蔫或直立死亡,一般不倒伏;湿度大时,病部生出淡褐色蛛丝状霉层。病菌可形成褐色至深褐色、似菜籽或米粒大小的无定型菌核。 (3)灰霉病 灰霉病病原物是灰葡萄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为害蔬菜幼苗地上部分,嫩茎被害呈水渍状缢缩,继而变褐,其上端向下倒伏,俗称“软腰”;叶片被害呈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密生一层灰色霉状物。 以上三种病害的防治方法: (1)加强苗床栽培管理 立枯病和猝倒病在幼苗刚出土至移栽前,幼茎尚未木栓化,在适宜的环境下,病菌从伤口或者表皮直接侵入幼茎、根部引起发病。低温、多雨或浇水量过大,造成苗床内空气和土壤湿度高,通风不及时,光照不足(播种过密)等,幼苗营养消耗大于积累,生产纤弱,有利于3种病害的发生。 播种不宜过密,蛭石或基质覆盖要适度,以促进出苗。出苗后,避免低温,适当放风炼苗,增强抗性。苗出齐后,及早间苗、分苗,防治幼苗徒长。合理施肥;使用排水性良好的基质,正确的浇水技术,防止出现露滴或雨滴以及聚水处;床土湿度过大时,可撒施少量干土或者草木灰去湿,或用细竹签松床土。 (2)保持温室内的卫生条件 控制杂草,清除植物残骸,经常消毒设备和温室,消毒循环使用的穴盘,不要重复使用基质,不要让塑料水管的喷头端贴地面清除滞留在地面的水,清除滞留在地面的水。 为防止病菌带入苗床,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10g/㎡或者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20g/㎡,加细潮土15kg拌匀;播种时用1/3量垫床,2/3量覆种。 (3)拨除病苗和药剂防治 发现病苗应及时拔除,防止病害蔓延。防治立枯病可用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或者1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猝倒病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霜霉威水剂500倍液;灰霉病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于发病期间每7-10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 1、覃蚊和沼泽蝇 成虫在叶片上留下斑点,幼虫直接以植物的根为食物,更严重的是成虫和幼虫都能传播一些真菌根腐病,如葡萄孢菌病。这两种昆虫都需要较高湿度才能发育。 控制这些害虫的方法有: ① 减少水的用量和流量; ② 防止苗床底部或者地面积水; ③ 保持苗床和地面的清洁,清除植物残渣和土; ④ 保证温室内没有杂草。 ⑤ 控制幼虫使用二嗪磷或者毒死蜱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使用一种化学药剂2-3星期后,换用另一种化学药剂。控制成虫可选用雾化剂,有效成分是氟氧氰菊酯或除虫菊酯。
图为覃蚊的成虫与若虫
潜叶蝇幼虫形态较小,幼虫常在叶片表面取食,并在也上留下窄且弯的白色痕迹,成虫在叶上留下啃食、产卵的刺痕,并且很快变白,使叶片变得斑斑点点。 防治的方法有: ① 应用黄色粘板监控。 ② 采用化学药剂必须喷洒以致覆盖所有的叶表面。化学药剂有国光必治、阿维菌素、灭蝇胺等。
3、蚜虫 蚜虫虫体较软,行动迟缓,繁殖快。一些蔬菜和无性扦插苗易感染蚜虫。 防治方法有 ① 用黄板诱杀成虫; ② 清除温室内的杂草,在温室外建立一个无杂草区; ③ 使用吡虫啉或者啶虫脒进行防治。
4. 蓟马 主要以植物的花、叶和花粉为食。由于蓟马藏在杂草里,侵害植物的花,因此比较难控制。 防治方法: ① 用黄色粘板诱集成虫 ② 使用化学制剂,如国光必治(啶虫脒•毒死蜱),阿维菌素,在适合蓟马隐藏的地方,至少每周处理一次。
白粉虱一般不为害穴盘苗,但在天竺葵、一品红扦插苗和一些蔬菜作物上也会出现白粉虱为害。白粉虱有刺吸式口器,可传播病菌。 防治: ① 严格控制虫源,不要调入带虫蔬菜秧苗。 ② 初见白粉虱时,在温室内设置黄板,每667平方米30-35块,略高于植株,诱杀成虫。 ③ 农药可选用噻嗪酮或者国光必治,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4次 6. 蜗牛/蛞蝓 在较湿的温室泥土上,蜗牛有可能为害多种穴盘苗。蜗牛通常在晚间比较活跃,在穴盘和叶子下可以发现他们。冷湿的环境最适合蜗牛的生存和发育。危害症状有叶上出现不规则的洞,有时整个植株的叶片出现条纹,通常有发亮的粘液痕迹。 防治方法: ① 提高温室的条件清洁,把穴盘从地面上抬高,排除多余的水分 ② 使用诱饵如四聚乙醛进行防治。 7. 青虫 青虫是鳞翅目类昆虫的幼虫,,有些蔬菜,比如羽衣甘蓝和卷心菜易受青虫的侵害。这种虫害最先发生在一定区域或穴盘内,随着青虫的移动,虫害进一步发展。 防治方法: ① 蛾类是夜间活动的昆虫,具有趋光性,可以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② 在通风口处设防虫网,既简单又经济地控制青虫。 ③ 每天对作物进行检查,也是预防青虫的好办法。 ④ 药剂防治可选用乙酰甲胺磷,氯氰菊酯等。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